1. <b id="j1mmw"><wbr id="j1mmw"></wbr></b>

    2.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圖片新聞

      山西發(fā)現一口戰(zhàn)國時期大型木構水井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學濤 2021年03月31日 07:36

      古井發(fā)掘現場。

      這是井欄復原模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發(fā)布最新考古成果稱,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陽泉市發(fā)現一口九邊形木構水井,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完整,根據木構件測年數據等,綜合判斷它的砌筑和使用年代在戰(zhàn)國末年至西漢初年。

        這口古井位于山西省陽泉市洪城北路東側,北距平坦垴戰(zhàn)國古城遺址北墻570米。2019年11月,它在棚戶區(qū)改造施工過程中被發(fā)現。在向國家文物局申報搶救性發(fā)掘項目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陽泉市文物管理中心正式開展聯合考古發(fā)掘。

        陽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鄭海偉介紹,古井上部結構已無存,他們采取二分之一解剖分段下挖的發(fā)掘方式,弄清了古井結構及井內層位。

        此井為平面九邊形的木構支護結構,深9米,上口內徑4.5米。井壁四周由兩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結構的柏木相互搭接成閉合的九邊形后逐層壘砌,為增強穩(wěn)固性,壘砌過程中榫頭朝向逐層更替,現存38層。

        鄭海偉說,根據現場分析推測,此井的砌筑工藝是自上而下分段砌筑:即下挖一定深度,進行支護,隨后再下挖、再支護。井內出土大量筒板瓦殘片及木構件,推測當時井上方有井欄、井亭之類的建筑物,經過拼合實驗可以復原出井欄的砌筑結構。

        “九邊形的構造頗為奇特,砌筑工藝考究,木構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等是現存較完整的早期榫卯結構實物,它的發(fā)現對古井砌筑工藝、早期木構建筑的研究,以及平坦垴戰(zhàn)國古城的史料補充都有重要意義?!编嵑フf。

      (責編:田洲)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2020,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国产一区二区精选,无码免费毛片手机在线一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1. <b id="j1mmw"><wbr id="j1mmw"></wb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