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關女士收到培訓機構發(fā)來的快遞,對方稱響應“雙減政策”給她退學費。關女士馬上加入“退費”群,不料一步步掉進了陷阱。7月14日,公安杏花嶺分局通報了一起“買基金退學費”詐騙案,鼓樓派出所民警及時上門勸阻,幫助關女士止損4萬元。警方借此提醒廣大市民,謹防“退費騙局”。
7月12日,家住東倉巷的關女士收到一個快遞,內有一份名為“關于7.24雙減政策對愈見心理研習社學費退還通知”的文件,發(fā)文單位為教育部辦公廳。通知顯示,“愈見心理研習社機構”因被責令整改,宣布清退學費;機構貫徹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與第三方達成協(xié)議并建立專項退費小組,為部分學員進行退費,請學員添加客服QQ,并掃碼辦理。同時,通知還提醒,機構不會以短信或者電話的方式辦理退費,請學員切勿相信他人,謹防上當受騙??爝f還附有一份培訓機構營業(yè)執(zhí)照。
正巧,關女士在這個培訓機構交過學費。想著退費這樣的好事落在自己頭上,關女士立即掃描通知中的二維碼下載了“華夏經辦”軟件,并添加了客服QQ,得知培訓機構將以“買基金退學費”的方式退費。隨即,她按照客服提示,先后分三次向對方轉賬998.55元、999.85元和10002.22元。
當客服第四次要求轉賬4萬元時,關女士手頭已沒錢,便向母親借錢。母親察覺情況不對,在勸說無果后,立即跑到離家不遠的鼓樓派出所報警求助。得知情況,民警迅速趕到關女士家。此時,關女士仍未意識到自己被騙。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被倒賣了。這是詐騙,不能繼續(xù)轉賬了!”民警拿起“通知”告訴關女士,教育部辦公廳是不會給個人發(fā)信件的,“你仔細看看,營業(yè)執(zhí)照上寫的期限是100年,這不合理……”在民警的耐心勸導下,關女士終于醒悟過來。隨即,民警帶著關女士向警方報案。
警方提示,當收到所謂“退費”通知,應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培訓機構核實查證,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內容操作。不輕信來歷不明的文件、電話和短信,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正規(guī)退費流程一般會以原路返還的形式返給本人繳費賬號,凡是要求先支付費用的都是詐騙。